缺少文化底蕴?诗词歌赋来亿点

第045章 采莲·二

加入书架
书名:
缺少文化底蕴?诗词歌赋来亿点
作者:
三寸余光
本章字数:
4304
更新时间:
2025-07-07

随着最后一句“闻歌始觉有人来”落下——

嗡!

那片刚刚因《江南》诗篇而尚未彻底散去的碧绿莲叶光影,如同被注入了新的灵魂,瞬间变得更加凝实、鲜活起来!

光影流转间,奇妙的变化发生了:

那层层叠叠的巨大光影莲叶,其形态、色泽,竟开始与某种轻柔飘逸的,类似丝绸的质感相互交融、转化,似乎化作了一袭罗裙!

莲叶即是罗裙,罗裙亦如莲叶。

二者在光影中难分彼此,形成一片流动的,青碧交融的奇异景象!

就在这青碧交融的光影深处,无数粉红娇艳的荷花光影骤然绽放!

它们并非孤立存在,每一朵盛放的荷花光影中心,都隐隐浮现出一张模糊却洋溢着青春活力的少女脸庞虚影!

花映人面,人面如花,两相辉映,美不胜收!

异象变化,视角仿佛随着诗句“乱入池中”,猛地“陷入”这由莲叶罗裙与荷花人面构成的,绚烂到令人眼花缭乱的光影迷阵深处。

一时间,只觉满目青碧粉红,光影交错,根本分不清哪里是叶,哪里是裙,哪里是花,哪里是人!

就在这目眩神迷之际。

那远处飘来的,真实的采莲女清越歌声,仿佛带着魔力,穿透了这迷幻的光影!

歌声所至之处,那令人眼花缭乱、难分彼此的光影、莲叶、罗裙与荷花人面,如同被一只无形的手轻轻拨开!

一条清晰的光影“水路”,在层层叠叠的碧影中显现。

水路的尽头,一个由柔和光芒构成的,梳着双鬟、身着与莲叶同色罗裙的采莲少女虚影,正轻盈地撑着一叶小舟,缓缓驶向光影深处。

只留下歌声的余韵和那被分开的、渐渐合拢的莲叶光影……

整个异象,没有《江南》的童趣野性,却充满了含蓄婉约的诗意美感!

它将视觉的迷惑与听觉的指引完美结合,用光影魔术般地演绎了,采莲女与荷花荷叶融为一体的和谐意境。

最终归于“闻歌见人”的惊喜余韵!

那份欲露还藏、人花难辨的朦胧美感,那份由歌声引动的、拨开迷雾见真颜的灵动,比任何首白的描绘都更动人心魄!

王昌龄的《采莲曲》,就是有这种柔美的魅力。

“天啊……太美了!”

“分不清!真的分不清是荷叶还是裙子!”

“是歌声!歌声引出了采莲女!”

“这……这才是真正的诗情画意啊!”

“神了!绝了!”

“我得喊一声‘牛逼’”

“等回家,我妈要心疼的哭了,这腿跪的,都快站不起来了”

台下爆发出,比之前《江南》异象时更加狂热,更加沉醉的惊叹和掌声!

所有人都被这,充满东方含蓄美学意境的异象,彻底征服,如痴如醉!

张放僵立在台上,如同被施了定身法。

他脸上的血色褪得干干净净,只剩下一片惨白。

他看着那光影中,缓缓隐去的采莲女背影,看着台下陷入狂热的观众,看着评委席上三位大佬眼中,毫不掩饰的惊叹与赞赏。

再看着嘉宾席前,那个沐浴在异象余晖中、平静得仿佛什么都没做的李渔……

一股冰冷的绝望,如同西湖最深处的寒水,瞬间将他淹没。

他精心设计的陷阱,他处心积虑的挑衅,在对方这随手拈来,却妙到毫巅的两首诗面前,显得如此拙劣,如此可笑!

尤其是这一首《采莲曲》,那含蓄到极致又灵动到极致的美,像一面照妖镜,将他心中那点狭隘的嫉妒和功利,照得无所遁形!

他输了。

输得一败涂地,输得彻彻底底,连最后一丝挣扎的力气都被抽干了。

他双腿发软,几乎站立不住,只能死死抓住旁边的演讲台边缘,指节捏得发白,才勉强没有瘫倒下去。

他死死低着头,不敢再看任何人,更不敢看李渔。

那“闻歌始觉有人来”的清越歌声余韵,此刻听在他耳中,却像是无情的嘲讽。

李渔淡淡地扫了一眼,台上那个失魂落魄的身影,没有胜利者的姿态,只有一丝尘埃落定的平静。

他对着台下微微颔首,将话筒递还给工作人员,转身,在无数道崇拜、狂热、复杂的目光注视下,平静地走回了自己的嘉宾席座位。

西湖的荷风,带着采莲女的歌声,依旧温柔地吹拂着。

而诗会的舞台中央,只剩下一个彻底崩溃,沦为背景板的张放,和他那破碎一地的骄傲与野心。

《采莲曲》那,“闻歌始觉有人来”的绝妙异象余韵未散,整个曲院风荷会场,还沉浸在一种如梦似幻的悸动中。

掌声、惊叹声如同潮水,久久不息。

张放像被抽走了骨头,在台侧阴影里,面无人色,连最后一丝怨恨都化作了彻底的灰败。

台上的主持人激动得语无伦次,话筒都拿不稳了。

就在这狂热的气氛达到顶点时,站在嘉宾席前的李渔,目光平静地扫过台下那一张张因兴奋而涨红的脸,忽然开口,声音透过话筒,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促狭。

“够不够?”

三个字,轻飘飘的。

却像一块巨石砸进了沸腾的油锅!

全场瞬间死寂!

所有人都像被掐住了脖子,张着嘴,瞪着眼,难以置信地看着李渔。

刚才那两首还不够?!

一首童趣盎然引动“鱼戏莲叶”的《江南》,一首含蓄灵动演绎“人花难辨”的《采莲曲》,每一首,都足以让普通诗人穷尽毕生心力!

他竟然问……够不够?

短暂的死寂后,是山呼海啸般的、几乎要掀翻整个西湖的狂吼。

“不够——!!!”

“再来一首!再来一首!”

“李渔老师!没听够啊!”

“像泰山一样!再来!再来!”

人群彻底疯狂了!

贪婪被彻底点燃!

泰山六诗合一的传说太过遥远。

而此刻,李渔就站在他们面前,刚刚随手就抛出了两颗璀璨的明珠!

谁不想再亲眼见证第三颗、第西颗的诞生?

谁不想看看,这位“诗史”作者的极限究竟在哪里?

错乱漏章催更
返回
指南
快捷键指南
全屏模式
上下移动
换章
加入书架 字号
调整字号
A-
A+
背景
阅读背景
错乱漏章催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