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欸,你这人……”
铁衣见他家大人辛苦半天,这寇朋过来捡个便宜还不够,居然还好意思阴阳怪气地赶人。
“铁衣。”
李瑜轻声制止为自己鸣不平的铁衣,然后似笑非笑地看着寇朋。
“下官过几日便回,希望寇大人在杭州府、扬州府、苏州府尽职尽责,早日还江南百姓一个太平。”
先不要讲整个江南一带,就是杭州扬州苏州三府的事情想要理清,都够寇朋忙活好一阵了。
等到他忙完回京,都不晓得皇帝还记得他长啥样不。
寇朋微微一笑:“不用子璇你操心,沈小御史跟着我子璇你就放心吧,我定然会好好教导他的。”
他觉得沈小子和李瑜不同,也许不会和李瑜那般让人讨厌,而且还可以用沈小子让李瑜方寸大乱。
李瑜:“……”
彼其娘兮,差点儿忘记老二还在人家手底下干活呢……
回到官驿的时候,沈旦刚洗完澡洗漱干净正趴在床上喝肉糜粥,两个月不见他脸上的少年肥都消失了。
不用问,李瑜也能猜到他吃了许多苦。
小时候读红楼梦,读到林如海之死的时候他父亲说,古代巡盐御史总结汇报一般都是在冬日。
林如海偏偏就碰巧死于冬月,可见干这活儿里面有多少道道。
老二年轻不知道深浅,事到如今居然也不知道后怕。
他也不知道是该夸他心宽体胖,还是应该恨他不长心眼了。
见自家大哥回来,沈旦脸上再次扬起了求表扬的笑脸。
“哥,我这差事是不是办得挺好?”
本来别的同僚进度没这么快的,可见他速度这么快便都忍不住了,所以才会有那么多铁证到了京都。
陛下得知后才会以雷霆之势抄家,才为朝廷保住了那么多钱财,如此一来边疆的军饷是不缺了。
只要军饷不缺了,将士就有力气去对付那些蛮夷了。
他听人家说光萧家一人所贪,都够全国好多好多年的军饷了,更别说收回权利后源源不断进入国库的钱财。
自己没给大哥丢人,也没有辜负陛下的信任。
“好你个头!”这会儿没有外人,李瑜一巴掌就呼老二后脑勺:“这么冲动,你是不要命了吗?”
“若不是我去求了陛下,你以为抄家的军队能这么快到,我再晚来几天你可就饿死在萧家的庄园里头了。”
“若是运气不好遇到兴安那样的,你一个任上染疾的死因可就对付了,史书上甚至不会提一笔。”
如果是李瑜来办这事儿,他就会装做一个贪官和他们同流合污,然后拿到罪证再反咬一口。
将自己置入险地,明显不是聪明人的做法。
沈旦被打得发愣,有些委屈:“哥,我这不是为朝廷着想,而且我也不想给你丢脸啊。”
“我要以不光明的手段赢了,那不就是给你丢人吗?”
虽然他哥姓李自己姓沈,可是朝堂上就那么点事儿。
他来到杭州府,大家都知道他亲哥是御前红人李瑜。
所以他要堂堂正正的,才不要以毁灭名声的方式去办事。
李瑜气得又想抬手,最终还是放下手并无奈道。
“你就是太过于莽撞,这次姑且算你是运气好,要是萧家早有防备的话,你这条小命就没了。”
还得感谢萧家目中无人,换个谨慎有心眼的。
早在这小子跟踪那些工人到码头,或者是运气再差一点,都察院那些衙役有一个是萧家的狗腿子提前通风报信。
这小子还焉有命在?
“能为朝廷办事,死了也值得。”见大哥还要说那些命最重要的话,他连忙转移了话题:“哥,你要留下来善后还是?”
他应该是得留下来,配合寇大人一个县一个县的理清公务,揭发贪官,然后再查清冤案。
五十年的官僚腐败不是开玩笑的,他应该最起码三年之内离不开杭州府,所以他还挺想大哥能留下来。
毕竟那个寇大人不喜欢他,在谁手底下干活也没有在亲哥手下干活自在啊,有人护着始终不一样。
“哥得回京。”皇帝只让他来抓人,可没让他留下来查案子:“等我回京,就求陛下把你从寇朋手底下调走。”
他弟弟是来当官儿的,不是在寇朋手底下受气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