对于周喜莲和刘秀华的事情曾忆秋才不关心呢,她若是知道了也只会拍手称快。
这是狗咬狗,一嘴毛。
曾忆秋一路哼着小曲带着金娣回了家。
郑淑琴己经收摊了,曾大力也下班回来了。
听到三轮车的声音夫妻俩都从屋里走了出来。
曾大力一边把金娣从三轮车上抱下来,一边开口问道:“今天怎么回来的这么晚?纺织厂那边下班的时间应该跟我们机械厂差不多啊。”
还不等曾忆秋回答,郑淑琴就发出了一声惊叹:“你早晨走的时候带了那么多衣服就剩这么几件了?”
曾忆秋笑着点了点头:“今天生意好,都卖完了。
有几个顾客身材稍微胖了些,穿上咱们的衣服不太合身,要不然这几件也剩不下。
爸妈,我觉得这些衣服咱们也卖不了几天了,要不过几天时间咱们再进一批货。
毕竟这夏天还有一段时间呢。”
郑淑琴也跟着点了点头,她这段时间体会到了赚钱的乐趣,看着自己手里的积蓄一天天增多,她晚上睡觉的时候都能笑醒。
曾大力并没有一口答应下来,而是回道:“先把手上的这批货处理完再说,咱们是小本买卖,手里的资金也不足,不能压太多货,只能一步一步慢慢来。”
上辈子曾大力从来没做过生意,没什么经验,他可不敢盲目自信。
事情总要一步一步来,不可能一口气吃成个胖子。
几人进了屋,金娣满脸骄傲的说道:“我妈今天跟人吵架了,可厉害了。”
曾大力和郑淑琴听到这话一愣,她们做生意一向和气,若是为了一星半点的小事不可能跟别人吵起来的。
曾忆秋肯定是遇上蛮不讲理的人了,曾大力问道:“跟谁吵的?有没有吃亏?”
曾忆秋听到这话还是蛮感动的,她爸听说他跟别人吵架,第一时间是担心她有没有吃亏,而不是让她为了做生意选择忍让。
曾忆秋便把事情的经过说了一遍,然后又说道:“其实我也不是诚心要跟她吵架,实在是她太欺人太甚了,还说我离婚都是因为爸妈的挑唆。
她说我两句也就算了,但是她说爸妈肯定是不行的。”
曾大力听完曾忆秋的话,觉得她没吃亏也就放心了:“这姐妹俩都是一路货色,以后遇到这种人不必忍让,凡是有爸在呢。
不过你也要机灵点,毕竟还带着个孩子呢,千万不能让自己吃了亏。”
曾忆秋点了点头,其实她的性子也并不绵软,之所以在钱家被欺负了这么多年,那是因为她有破罐子破摔的想法。
因为那个婆家是她自己找的,她没脸回家面对父母,就算受了天大的委屈,也只能打落牙齿往肚子里吞。
现在她有了退路,爸妈是她坚强的后盾,她底气自然也就足了,所以她故意告诉刘秀华那些话是周喜莲跟她说的。
这刘秀华也不是省油的灯,说不定还会去找周喜莲的麻烦,万一两人到时候真要打起来那可就好看了。
曾忆秋所料的也不差,两人打的是鼻青脸肿披头散发的,惹的整个村的人都来看热闹了。
又过了几天,他们这批夏装己经卖的差不多了,本来他们己经打算好了,处理一下尾货再去广市进一批货的。
可是他们还没来得及去进货,竞争对手就出现了。
仿佛这些人是突然出现的,在他们周边不远处就有好几个摆摊卖衣服的人。
这些人的衣服虽然款式和质量不如他们家的,但是人家价格也便宜啊。
一些觉得他们家衣服太贵的人就转头去买了其他小商贩的衣服。
虽然他们手里的衣服也卖完了,但是郑淑琴和曾忆秋都没了前几日的心劲,她们怕进了货砸自己手里。
这天曾大力下班回到家,见这母女俩一副忧心忡忡的样子,不等曾大力发问,曾忆秋就把事情说了出来。
曾忆秋抱怨道:“爸,明明前几天咱们这还是独家生意呢,这些人好像是一夜之间出现的。”
曾大力倒觉得没什么,他笑着说道:“其实咱们县城早有不少摆摊的小商贩了,只是你们没发现罢了。
一开始他们只是卖一些自家吃不完的农产品,但是这些产品利润相对来说比较低。
衣食住行,这是人人都需要的,有些有头脑的人跟咱们一样就把目光瞄向了服装。
当然这些小商贩也不乏有些人是因为看到了咱们家做服装生意,而且做的还不错就生出了同样的想法。
现在咱们国家实行改革开放,在南方这种情况己经非常常见了。
这些政策早晚会普及到咱们这里来的,所以这好事儿不能光允许咱们不允许别人做。”
曾忆秋和郑淑琴何尝不明白这个道理呢。但她们就是觉得那些人是来跟她们抢生意的。
一旦摆摊卖衣服的人多了,他们家的生意自然会受到影响。
曾大力见着母女俩仍旧一脸沮丧的模样,又笑着说道:“其实你们也不必担心,衣服是消耗品,而不是一次性买卖。
其他人的衣服虽然卖的便宜,但是他们的款式和质量都不行。
咱们家的衣服在市场上还是很受欢迎的,而且咱们的目标是工薪阶层,并不是普通的老百姓。
所以就算暂时有竞争对手咱们的生意也不会受到太大的影响,你们要是不怕辛苦,咱们趁着这个夏天也可以再进一批货。
只是马上就要进入三伏天了,我是不想让你们这么辛苦的,你们这段时间可以好好休息一下,咱们还有不少春秋款,等天气稍微凉爽一些就可以拿来卖。”
郑淑琴和曾忆秋听到这话,相互对视了一眼,虽然她们听了曾大力的话心里好受了不少,但是一时之间还是拿不定主意。
她们当然是想多赚点钱了,但是炎热的夏天做生意确实是挺辛苦的,最主要的是她们怕进了货万一卖不出怎么办啊。
曾大力也没有催促她们做决定,而是说道:“等老二和老三回来咱们商议一下吧
孩子们都大了,家里的事情也得让他们参与进来。”
曾忆秋和曾淑琴闻言都点了点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