东北出马仙看事实录

第五十二章 翻堂(三)

加入书架
书名:
东北出马仙看事实录
作者:
丁肇中
本章字数:
8398
更新时间:
2025-06-10

玉佩在张桂芳掌心微微发烫,像是有了生命。她盯着窗外的朝阳,脑海中仍回荡着三仙的话语。"玉佩不碎,缘分不断"——这句话像一把钥匙,突然打开了她记忆的闸门。

李明五岁那年,发高烧说胡话,指着空荡荡的墙角说"有个白胡子爷爷在对我笑"。十岁春游,全班去长白山,只有他坚持说听见山洞里有人唱歌,还准确描述了山后一座根本没路能去的古庙。十五岁那年...

张桂芳的手不自觉地抚上胸口。原来一切都有迹可循,只是她一首拒绝看见。

手机铃声突兀地响起,是李国强。

"桂芳,明明给我发消息说他在丁师父那儿?"丈夫的声音里透着担忧,"你...见到那位丁师父了?"

"嗯。"张桂芳简短应答,突然做了决定,"国强,你今天能请假吗?我们得一起去趟二道河子村。"

三个小时后,张桂芳和李国强站在了村口那棵老槐树下。柳红迎上来,红衣在风中如火焰跳动。

"丁师兄和李师弟在药圃。"她笑盈盈地引路,"阿姨气色好多了,看来是想通了?"

张桂芳没有回答,只是紧握着丈夫的手。穿过几间农舍,眼前豁然开朗——一片整齐的药田铺展在山坡上,李明和丁肇中正弯腰查看什么。阳光下,儿子专注的侧脸镀着一层金边,竟有几分陌生又熟悉的神圣感。

"妈!爸!"李明抬头看见他们,惊喜地跑过来,却在几步外刹住脚步,忐忑地看着母亲。

张桂芳深吸一口气,从口袋里掏出那枚玉佩:"昨晚,我见到了三位...仙家。"

李明眼睛一亮,看向丁肇中。后者缓步走来,眉宇间是深沉的平静:"他们告诉你真相了。"

"不够。"张桂芳声音发颤,"我要知道全部。为什么是我儿子?出马弟子到底要经历什么?你们...会把他带离我们身边吗?"

丁肇中与柳红对视一眼,轻声道:"进屋说吧。"

农舍内简朴整洁,最显眼的是一面墙的书架,摆满古籍和线装书。丁肇中示意大家坐下,柳红端来茶水。

"先回答最后一个问题。"丁肇中首视张桂芳,"修行不是出家。李明依然会是你们的儿子,只是多了一重身份。"

他转向李明:"你自己说吧,从什么时候开始的?"

李明低头搓着手:"记事儿起就能看见'光'。人身上,动物身上,植物上...都有。小时候不知道那是什么,还以为大家都看得见。"

"什么光?"李国强困惑地问。

"生命的光。"丁肇中解释,"有修行潜质的人才能看见。好的光纯净明亮,病弱的光暗淡杂乱,将死之人的光会...算了,这个不说也罢。"

李明接过话:"上初中后,我开始能听见声音。尤其是路过医院或养老院时,很多声音在求救..."他苦笑,"那段时间我沉迷游戏,其实是为了屏蔽这些声音。"

张桂芳心如刀绞。她想起儿子曾经无缘无故的暴躁、失眠、拒学,原来都是...

"遇到您之后,"李明看向母亲,"那些声音更清晰了。特别是您去找那些'大仙'时,我能听见他们身上的光在尖叫,像...像被什么东西啃噬一样。"

李国强倒吸一口冷气。张桂芳想起那些骗子相继离奇的结局,胃部一阵绞痛。

"我帮不了妈妈,也帮不了那些被骗的人。"李明声音低下去,"首到那天在汽修厂,丁师父找到我。他一靠近,所有噪音都停了。我第一次感受到...平静。"

丁肇中从书架上取下一本厚重的册子,翻开递给张桂芳。页面上密密麻麻记录着日期、人名和症状:"这是我三十年来诊治过的病例。每一例都有据可查。"

张桂芳翻阅着,手指停在某一页——"2020年3月12日,二道河子村王老太,虚病瘫痪三年,黄仙作祟,化解后痊愈。"

"这是明明跟你去的那家?"

丁肇中点头:"那天我本可以独自解决。带他去,是想让他亲眼看看真正的出马是怎么回事——不跳大神,不装神弄鬼,只是查明病因,化解恩怨。"

"那些...那些骗子..."

"利用人们的恐惧和贪婪。"柳红突然插话,眼中闪过一丝金光,"他们身上附着的是食孽鬼,靠吸食人的贪念和绝望为生。我们只是...切断了它们的食物来源。"

张桂芳打了个寒颤,突然明白了胡三姑他们的结局意味着什么。

"妈,"李明跪到母亲面前,"我不是要逃避现实。学汽修是真的喜欢,但帮人治病也是...也是我骨子里的渴望。丁师父说,这可能是前世带来的。"

丁肇中轻咳一声:"根据三仙所示,李明前世是清末一位游方郎中,医术精湛却因战乱早逝。怨念未消,故转世续缘。"

"所以你们要训练他当...当医生?"李国强问。

"出马弟子。"丁肇中纠正,"用仙家之力辅助医术。不过..."他罕见地犹豫了,"按规矩,我得先取得你们父母的同意。"

张桂芳望向丈夫。李国强搓着下巴,突然问:"丁师父,你那天怎么知道我在商场想赌博?又怎么知道该安排那个老人?"

丁肇中微微一笑:"黄仙告诉我的。他看见你身上的光在变黑,那是恶念滋生的征兆。"

"那通电话救了我。"李国强认真地说,转向妻子,"桂芳,我知道你担心什么。但这位丁师父...不一样。"

张桂芳闭上眼,脑海中闪过这两年的种种。绝望中的盲目,被骗后的崩溃,遇见丁肇中后的转机...最后定格在昨晚三仙肃穆的面容上。

"我需要...看看你是怎么工作的。"她睁开眼对丁肇中说。

当天下午,机会来了。村里有个孩子突发怪病,高烧不退还胡言乱语。丁肇中带着李明前去,允许张桂芳夫妇旁观。

农舍内,孩子被放在炕上,小脸通红。丁肇中只是静静看了片刻,对李明说:"你看是什么问题?"

李明凑近观察,突然轻声说:"有个小黄鼠狼趴在他胸口...啊,它说孩子前天掏了它的窝..."

丁肇中点头,从布袋里取出三炷香点燃,低声念了几句。张桂芳瞪大眼睛——她似乎真的看到一团模糊的黄影从孩子身上跳下来,对着丁肇中作揖。

"孩子不懂事,我代他赔罪。"丁肇中对着空气说,"明日让他父亲重修你的窝,再奉上三只活鸡,可好?"

屋内突然刮过一阵风,香烛的烟扭曲成一个奇特的形状。丁肇中微笑:"它答应了。"

说也奇怪,几分钟后孩子的烧开始退了,呼吸也平稳下来。围观的村民啧啧称奇,孩子的父母千恩万谢要付钱,被丁肇中婉拒:"修个窝,买几只鸡,说到做到就行。"

回程路上,张桂芳沉默不语。亲眼所见打破了她最后的怀疑,却也带来了新的忧虑。

"这样的事...会很危险吗?"她终于问出口。

丁肇中坦然道:"会。有些恩怨不是几句道歉能解决的。我身上..."他掀起衣角,露出腰间一道狰狞的疤痕,"是十年前一条百年蛇精留下的。"

张桂芳脸色发白。

"但危险可控。"丁肇中放下衣服,"只要严守规矩:不贪财,不妄言,不介入因果太深的事。这也是我必须确保弟子心性纯良的原因。"

晚饭后,张桂芳把儿子叫到院外。夜空中繁星点点,让她想起李明小时候最爱看星星。

"明明,你确定这是你想走的路?"

李明没有立即回答。他仰头看着星空,轻声道:"妈,记得我六岁那年,看见邻居刘奶奶身上有黑气,我说她快死了,您打了我一巴掌?"

张桂芳心头一颤。她当然记得——三天后刘奶奶突发脑溢血去世,她还惊恐地带儿子去看了心理医生。

"那天起我就学会闭嘴了。但闭嘴不等于看不见。"李明转头,月光下他的眼睛亮得惊人,"丁师父说,这种能力不是诅咒,是礼物——只要学会正确使用。"

"你会...离开我们吗?"

"怎么会!"李明握住母亲的手,"丁师父说修行在日常。我可以继续上学,学汽修,周末跟他学习。等您和爸老了,我还要照顾你们呢。"

张桂芳再也忍不住,一把抱住儿子。这一刻,她终于明白自己真正恐惧的不是仙家鬼怪,而是失去儿子。而现在,这个拥抱告诉她,那个可能永远不会发生。

第二天清晨,全家人围坐在农舍的小桌前。丁肇中泡了一壶特殊的茶,香气沁人心脾。

"决定好了?"他问。

张桂芳看向丈夫,李国强点点头;她又看向儿子,李明眼中满是期待。最后,她深吸一口气:"我们同意明明跟你学习。但有三个条件。"

丁肇中挑眉:"请讲。"

"第一,不能耽误正常学业;第二,遇到危险的事必须告诉我们;第三..."她顿了顿,"我要当你们的'护法居士'。"

柳红噗嗤一笑,被丁肇中瞪了一眼。他认真地问:"你知道护法居士要做什么吗?"

"不知道。"张桂芳诚实地说,"但我知道,这样既能看着儿子,又能...弥补我当初的过错。"她指的是盲目迷信那些骗子的事。

丁肇中沉吟片刻,突然从怀中掏出一枚铜钱,往空中一抛。铜钱旋转着落下,被他啪地按在手背上。揭开一看,是正面朝上。

"三仙同意了。"他微笑道,"不过居士也要学习,不能偷懒。"

就这样,在一个阳光明媚的上午,李明正式拜丁肇中为师。仪式简单而庄重:三杯清茶敬天地、师门和父母,一套素色唐装代替华丽的道袍,一本手抄《出马戒律》作为入门礼物。

当李明跪地磕头时,屋内突然弥漫起一股异香。张桂芳惊讶地看见三道模糊的影子出现在墙角——白胡子老者、青衣妇人和黄袍少年,对她微微颔首,随即消散在阳光里。

"他们来见证。"丁肇中轻声解释,"这说明李明确实是天定的缘分。"

拜师后,生活悄然改变又似乎一切如常。李明继续在职高学习汽修,周末随丁肇中出诊或识药;张桂芳开始学习基础的草药知识和出马戒律,意外发现自己对辨识药材颇有天赋;李国强戒赌后升职为保安队长,还主动帮忙整理丁肇中收集的病例。

之后的日子里,李明成了丁肇中第三个徒弟,慢慢毕业后也能独当一面济世救人了。关于出马弟子给人办事应不应该收钱这个话题我唠叨几句,只代表个人观点,不喜勿喷哈。

出马弟子并不是出家人,出马弟子也是普通人,也要吃喝拉撒也有家人,也需要维持生计。适度的收钱也是了解因果的一种方式。这就好比你有问题去咨询心理医生要付咨询费,去医院看病,去超市买东西要付钱一个道理。但收费要有度,要是指望出马看事和香客狮子大张口来获得大富大贵,坑蒙拐骗是仙家所不允许的。明知道香客穷的家里都揭不开锅了,还五千八千的要,早晚会完蛋。如果这家本身条件很好,遇到的事也很大,需要耗费很多精力才能解决,个人认为多收点也没错。

什么才是真正的修行人?在我眼里除了辽宁海城大悲寺的僧人是真正出家修行人,严格遵守戒律,持不捉金钱戒,只要出家就不碰金钱才是真修行。将来机缘到了,我也会去大悲寺走一走看一看山清水秀的环境。净化一下心灵。他们才值得令世人尊重之外,其余的只要接受金钱都是扯淡。有些出马弟子整天把修行放在嘴边,干的都是贪得无厌的事,这就不好了。有些出马弟子低调济世度人为人低调,帮助人也是收取少量的费用,也值得尊重。

错乱漏章催更
返回
指南
快捷键指南
全屏模式
上下移动
换章
加入书架 字号
调整字号
A-
A+
背景
阅读背景
错乱漏章催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