东北出马仙看事实录

第123章 放焰口(一)

加入书架
书名:
东北出马仙看事实录
作者:
丁肇中
本章字数:
5842
更新时间:
2025-07-06

又是一年冬去春来,我约上陈玄陵西处游历。夕阳将山间小路染成橘红色。丁肇中背着行囊,抬手擦了擦额头的汗水,转头看向身旁的好友陈玄陵:"陈兄,前面好像有个村子,今晚就在那儿落脚如何?"

陈玄陵身着藏青色道袍,腰间挂着铜钱剑和符袋,闻言抬头望了望远处炊烟袅袅的村落,微微颔首:"正有此意。不过..."他忽然眯起眼睛,"村口似乎聚集了不少人,气氛不太对劲。"

丁肇中顺着他的视线望去,果然看见村口老槐树下围着一大群人,隐约有锣鼓声传来。作为出马弟子,他对这类民间活动格外敏感:"像是有人在做法事?"

两人加快脚步走近村子,发现人群中央搭了个简易法坛,一个穿着黄色道袍、头戴莲花冠的中年男子正手舞足蹈地挥舞着桃木剑,口中念念有词。法坛前跪着一对老夫妇,老人面色蜡黄,老婆婆则不停地抹眼泪。

"黄大仙今日降临,特为尔等了结因果!"那中年男子突然提高嗓门,从桌上抓起一把黄纸撒向空中,"张氏夫妇前世杀生害命,今生才有此劫难!"

围观村民发出阵阵惊叹,有人甚至跪下来磕头。丁肇中皱起眉头,低声对陈玄陵道:"这人气息浑浊,不像是正经修行的。"

陈玄陵眼中闪过一丝锐利:"连道袍都穿反了,莲花冠也是民间戏班用的道具。"他指了指那人的衣领,"正统道教的领口是右衽,他这是左衽,完全反了。"

法坛上,那"黄大仙"从袖中掏出一叠符纸,对跪着的老夫妇说:"此乃本仙亲手所绘解厄符,一张可保一月平安。你家老头子病入膏肓,至少需要十二张才能化解灾厄。"

老婆婆颤抖着手从怀里掏出一个布包:"大仙,这是我们家最后的积蓄了..."

丁肇中看得心头火起,正要上前,却被陈玄陵一把拉住:"别急,看他接下来怎么做。"

那"黄大仙"接过钱袋,掂了掂分量,满意地点头:"好,今夜子时,本仙将为你们做放焰口法事,超度冤亲债主。"说着,他装模作样地掐指一算,"不过法事需要三牲祭品、金银纸钱若干,还需..."

"噗嗤——"陈玄陵突然笑出声来。

笑声在肃穆的气氛中显得格外刺耳。"黄大仙"脸色一沉,厉声喝道:"何人敢扰乱法坛?!"

陈玄陵不慌不忙地走出人群,丁肇中紧随其后。陈玄陵拱手行了个标准的道家礼:"贫道青城山玄陵,路过贵地,见阁下在此做法,特来观摩学习。"

"黄大仙"眼中闪过一丝慌乱,但很快镇定下来:"原来是同道中人。本仙正在为信众了结因果,闲杂人等速速退开!"

陈玄陵微微一笑:"不知阁下师承何派?这放焰口法事,在道教中可是高功法师才能主持的大法事。"

"本仙乃...乃茅山派第三十八代传人!""黄大仙"硬着头皮答道。

"哦?"陈玄陵眼中精光一闪,"那阁下可知《度人经》中'三官手书'该如何书写?放焰口时,破地狱印又该如何结?"

"黄大仙"额头冒出冷汗,支吾道:"这...这是本派秘传,岂能轻易示人!"

陈玄陵不再废话,突然一个箭步上前,从法坛上抓起一张所谓的"解厄符",当众撕开:"大家看好了!这符纸上朱砂浅淡,符文错漏百出,连最基本的'奉太上老君敕令'都写错了!这根本不是道教的符箓!"

村民们一片哗然。"黄大仙"恼羞成怒,从袖中掏出一把粉末撒向陈玄陵:"找死!"

粉末在空中突然化作一团黑雾,隐约有鬼哭狼嚎之声。丁肇中眼疾手快,一把拉开陈玄陵,同时口中默念仙家真言,右手结印向前一推。一道青光闪过,黑雾顿时消散无踪。

"小鬼搬运术?"陈玄陵冷笑,"雕虫小技。"他从符袋中取出一张紫色符纸,咬破指尖在上面迅速画了几笔,然后向"黄大仙"掷去。

符纸如利箭般射向对方,在接近时突然自燃,化作一条火蛇缠绕住"黄大仙"的右手。那人惨叫一声,袖中掉出几个小木偶,落地即碎,里面爬出几只黑色的小虫,很快被阳光晒得蜷缩而死。

"用蛊虫操控小鬼,邪门歪道!"陈玄陵厉声道,"还不快滚!"

"黄大仙"见法术被破,吓得面如土色,连滚带爬地逃走了,连法坛上的"法器"都来不及收拾。

村民们这才如梦初醒,纷纷围上来。张婆婆拉着陈玄陵的袖子哭道:"道长,我家老头子病了大半年,郎中都说是邪气入体,您一定要救救他啊!"

丁肇中蹲下身检查了一下张老汉的情况,转头对陈玄陵说:"确实是阴气缠身,像是被什么东西跟上了。"

陈玄陵点点头,对张婆婆说:"老人家放心,今晚我们会在村里做一场真正的放焰口法事,超度那些游魂野鬼。"

他转向围观的村民:"各位乡亲,刚才那人是个骗子,专门利用大家的恐惧心理敛财。真正的道教法事不会收取高额费用,更不会恐吓信众。"

丁肇中补充道:"我和陈道长路过此地,见有人行骗,才出手制止。今晚的法事,我们分文不取,只希望大家能明白正信与迷信的区别。"

村民们将信将疑,但看到两人气度不凡,又确实赶走了骗子,渐渐放下戒心。村长出面邀请两人到家中休息,准备晚上的法事。

傍晚时分,丁肇中和陈玄陵在村长家的院子里准备法器。丁肇中从行囊中取出一个红布包裹的小神龛,恭敬地上了三炷香。

"今晚要请哪位仙家助阵?"陈玄陵一边画符一边问。

"胡三太爷己经答应帮忙了。"丁肇中闭目感应了一会儿,"他说张老汉是被一个饿死鬼缠上了,那鬼生前是张老汉的远亲,因张家祖上分家不公,含恨而终。"

陈玄陵若有所思:"难怪一般的医药无效。这种因果恩怨,确实需要放焰口来化解。"

"你那边的法器准备得如何了?"丁肇中问道。

陈玄陵指了指桌上排列整齐的法器:"五方旗、甘露碗、法铃、朝简都己备好。我还画了三十六张度亡符,足够超度方圆十里的孤魂野鬼了。"

丁肇中看了看天色:"还有一个时辰就到子时了,我去看看张老汉的情况,你继续准备。"

陈玄陵点头,继续专注地绘制符咒。他的笔锋刚劲有力,每一笔都蕴含着纯正的道家真气。作为青城山正统道士,他对付这类阴邪之物经验丰富,但每次法事都认真对待,不敢有丝毫马虎。

丁肇中来到张老汉的床前,发现老人面色发青,呼吸微弱。他取出一个小瓷瓶,倒出几粒朱红色的药丸让老人服下,然后右手按在老人额头,低声念诵仙家真言。渐渐地,老人紧皱的眉头舒展开来,呼吸也变得平稳了些。

"多谢仙长..."张婆婆又要跪下,被丁肇中连忙扶住。

"婆婆不必如此。今晚法事后,老汉的病就会好转。"丁肇中安慰道,"不过以后要多行善事,积累阴德,才能避免再被邪祟侵扰。"

回到院子,丁肇中看到陈玄陵正在擦拭一把古旧的铜钱剑,剑身上刻满了细密的符文。

"这把'斩邪剑'好久没用了。"陈玄陵抬头道,"今晚可能会有些麻烦。我刚才在村里转了一圈,发现不止张老汉一家有问题,整个村子的风水都被破坏了,阴气很重。"

丁肇中神色凝重:"我也感觉到了。村西头那口古井,里面似乎有什么东西。"

"先解决张老汉的问题,其他的明天再说。"陈玄陵将铜钱剑收入鞘中,"时辰快到了,我们该去法坛了。"

两人带着法器来到村口的空地,那里己经按照陈玄陵的要求搭好了正规的法坛。村民们远远地围观,既好奇又害怕。

陈玄陵穿上正式的法衣,头戴五老冠,手持朝简,神情肃穆。丁肇中则换上了一身红色法袍,腰间挂着串铃和符袋。

子时将至,月隐星稀。一阵阴风突然刮过,吹得火把忽明忽暗。法事即将开始,一场人与鬼神的对话,一场正义与邪恶的较量,在这偏僻的山村悄然展开...

错乱漏章催更
返回
指南
快捷键指南
全屏模式
上下移动
换章
加入书架 字号
调整字号
A-
A+
背景
阅读背景
错乱漏章催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