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3章 郑与息之战
在东周那个风云诡谲、战火连天的时代,诸侯间的纷争从未停歇。郑国,在郑庄公的精心治理下,国力日盛,于中原诸侯中崭露头角。然而,与之相邻的息国,却因领土争端与利益纠葛,与郑国爆发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战争。这场战争不仅决定了两国的命运走向,更引得周边诸侯纷纷侧目,成为各方势力角逐与谋略交锋的舞台。
一、争端乍起,郑国朝堂议事
郑国都城新郑,阳光洒落在巍峨的宫殿上,却难以驱散朝堂内凝重的气氛。郑庄公端坐在君位之上,面色冷峻,手中紧握着一封军报,其上满是血迹,那是从边境加急传来的噩耗。他目光缓缓扫过下方的群臣,声音低沉却透着威严:“诸位爱卿,息国无故侵犯我郑国边境,烧杀抢掠,无恶不作,百姓苦不堪言。边境将士拼死抵抗,却仍有众多子民惨遭屠戮。寡人决意出兵讨伐,以护我郑国百姓周全,扬我郑国国威,不知诸位意下如何?”
大夫祭仲上前一步,神色忧虑,拱手说道:“国君,息国虽小,却不可轻视。其军队虽规模不及我郑国,但他们熟悉周边地形,且此次贸然进犯,想必早有准备。臣以为,我们需先深入了解息国的兵力部署和战略意图,再做定夺。”
公子吕满脸愤慨,向前跨出一大步,大声说道:“祭仲大夫,何须如此谨慎?我郑国兵强马壮,将士们个个英勇善战,何惧小小息国?息国如此嚣张,若不予以严惩,日后他国皆会轻视我郑国。只需给我一支精锐之师,定能将息国打得落花流水,为死去的百姓报仇雪恨!”
郑庄公微微皱眉,说道:“公子吕,不可轻敌。战争关乎国家兴衰,百姓生死,需慎之又慎。祭仲,你即刻派人前往息国边境,刺探军情,务必摸清息国的虚实;公子吕,你负责挑选精锐士兵,进行战前训练,同时筹备粮草辎重,做好出征准备。”
众臣领命而去,郑国就此拉开了应对息国挑衅的序幕。
二、息国朝堂,阴谋暗生
息国朝堂之上,气氛紧张压抑。息侯坐在君位上,眉头紧锁,对大臣们说道:“郑国已得知我们的行动,他们扬言要出兵讨伐。诸位,我们该如何应对?”
息国大将军傲苍神色傲然,上前一步,抱拳道:“国君勿忧!我息国虽小,但将士们也都不畏生死。郑国若敢来犯,我们便与他们决一死战!我已制定好战略,可先在边境的虎牢关设下重重防线,虎牢关地势险要,一夫当关,万夫莫开。再派精锐部队埋伏在关后的山谷中,等郑军攻关疲惫之时,我们从两侧杀出,将他们一举歼灭!”
大夫季梁却忧心忡忡地说:“大将军,郑国实力远在我们之上,正面交锋,我们胜算不大。不如主动向郑国求和,承认错误,赔偿损失,避免这场战争。否则,一旦战败,息国将面临灭顶之灾。”
息侯面露犹豫之色,沉思良久后说道:“傲苍将军的计策虽险,但也有一线生机;季梁大夫的求和之策,虽能暂时避免战争,但却有损我息国颜面。容寡人再考虑考虑。”
此时,傲苍将军的谋士在一旁低声说道:“国君,我们还可派人前往郑国,假意求和,拖延时间,让郑国放松警惕。同时,加紧备战,等他们出兵时,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。”
息侯听后,眼中闪过一丝犹豫,最终点了点头:“就依此计,先派人去郑国求和,同时,傲苍将军,你加紧备战,务必做好万全准备。”
息国朝堂上,一场阴谋悄然成型,而郑国对此却浑然不知。
三、初战失利,郑国陷入困境
郑国军队在公子吕的率领下,浩浩荡荡地向息国进发。抵达息国边境的虎牢关下,公子吕看着巍峨的关隘,眉头紧皱。他下令军队列阵,准备攻关。
战鼓擂响,郑军士兵呐喊着,推着攻城车,向虎牢关冲去。息国守军在城墙上严阵以待,箭矢如雨般落下,巨石从城墙上滚落,砸向郑军的攻城部队。郑军的攻城车被砸坏了好几辆,士兵们也有不少伤亡。
公子吕见状,大声喊道:“将士们,不要退缩!给我继续进攻!”士兵们在他的鼓舞下,再次发起冲锋。然而,虎牢关的防守十分顽强,郑军久攻不下。
此时,公子吕得到消息,息国使者前来求和。他心中虽有疑虑,但还是决定先见见使者。息国使者见到公子吕后,伏地请罪:“公子,我息国国君已认识到错误,恳请公子饶恕息国。息国愿意割让边境的三座小城,赔偿郑国的损失,并向郑国称臣。”
公子吕心中一动,但又想到郑庄公的嘱托,不敢轻易相信。他对使者说道:“此事我需向国君禀报,你先退下。”使者退下后,公子吕与众将商议。
一位将领说道:“公子,息国求和,恐怕有诈。我们不可轻信。”
公子吕沉思片刻,说道:“我也怀疑其中有诈,但他们愿意割地称臣,这对我们郑国来说,也是一个机会。我们可先答应他们,观察他们的动静。同时,加强戒备,以防万一。”
然而,公子吕没想到,这正是息国的阴谋。就在郑军放松警惕之时,息国军队突然从关后杀出,与城墙上的守军前后夹击。郑军大乱,公子吕连忙指挥军队抵抗。
四、阴谋败露,公子吕英勇战死
息国军队在傲苍将军的率领下,如潮水般涌来。公子吕率领郑军奋力抵抗,但息国军队占据了先机,郑军逐渐陷入困境。
公子吕挥舞着长枪,左冲右突,试图杀出一条血路。然而,息国军队的包围圈越来越小,郑军士兵不断倒下。
在激烈的战斗中,公子吕被息国大将军傲苍盯上。傲苍将军亲自率领一队精锐士兵,向公子吕冲去。公子吕毫不畏惧,与傲苍将军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单挑。
两人你来我往,激战数十回合。突然,傲苍将军虚晃一枪,公子吕躲避不及,被他一枪刺中手臂。公子吕忍痛再战,却不料,息国的强弩手趁机向他射出数箭。公子吕躲避不及,被乱箭射中,壮烈牺牲。
郑军见主将战死,士气大挫。但他们在其他将领的带领下,依然顽强抵抗。
五、郑国援军,扭转战局
就在郑军陷入绝境之时,郑国的援军在祭仲的率领下赶到。祭仲见公子吕战死,悲痛万分,但他很快冷静下来,指挥援军向息国军队发起攻击。
祭仲深知息国军队的弱点,他下令军队集中力量攻击息国军队的侧翼。息国军队的侧翼防守薄弱,在郑军的猛烈攻击下,逐渐崩溃。
傲苍将军见势不妙,连忙下令撤退。郑军乘胜追击,将息国军队赶出了边境。
六、息国求和,郑国抉择
息国军队大败后,息侯惊恐万分。他深知息国已无力再战,于是,他派大夫季梁前往郑国求和。
季梁见到郑庄公后,伏地请罪:“郑伯,我息国国君已认识到错误,恳请郑伯饶恕息国。息国愿意割让边境的五座城池,赔偿郑国的损失,并向郑国称臣,年年进贡,岁岁来朝。”
郑庄公看着季梁,沉思良久。此时,祭仲上前说道:“国君,息国已遭重创,若我们继续进攻,虽能灭了息国,但也会损耗大量兵力,还可能引起其他诸侯国的不满。不如接受他们的求和,既能得到实际利益,又能彰显我郑国的宽容大度。”
郑庄公权衡利弊,最终决定接受息国的求和。
七、公子吕葬礼,举国哀悼
战争结束后,郑庄公为公子吕举办了一场隆重的葬礼。新郑城中,百姓们自发地聚集在街道两旁,为公子吕送行。灵柩所过之处,哭声一片。
葬礼现场,气氛庄严肃穆。郑庄公身着素服,面色悲痛,站在公子吕的灵柩前,说道:“公子吕,你乃我郑国的栋梁之材,为郑国的安危立下了赫赫战功。此次出征,你奋勇杀敌,虽不幸战死,但你的英勇事迹,将永远铭刻在郑国百姓的心中。寡人定当厚葬你,以告慰你的在天之灵。”
祭仲走上前,眼中含泪,说道:“公子吕,你我多年共事,情同手足。你这一去,让我悲痛万分。但你放心,我定会辅佐国君,守护好郑国,让你的牺牲不会白费。”
公子吕的家人也来到灵柩前,哭声震天。他的妻子哭喊道:“夫君,你为何就这样抛下我们母子?你答应过我,会平安归来的……”
众将士们也纷纷跪地,向公子吕致敬:“公子吕,我们会继承你的遗志,为郑国的繁荣昌盛,奋勇杀敌!”
整个葬礼持续了数日,郑国百姓沉浸在悲痛之中。而这场战争,也让郑国上下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,同时也让郑庄公深刻认识到,在这个乱世之中,唯有不断强大自身,才能在诸侯纷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