回到甘露宗,木离将李大山带到后山静室,笑道:“此番你做得不错,既替百姓讨回公道,又彰显了我甘露宗风采,更重要的是,你处理了仇家,修行便是如此,只有念头通达,才能突飞猛进。”
李大山恭敬行礼:“多谢长老救命之恩。”
木离摆手:“无须多礼,你且细细回想此行所见所闻,体会其中道理。”
李大山依言盘坐,回想这些日子在嵩洛王朝的经历——那些贪官污吏的嘴脸、百姓的苦难、皇帝的虚伪、太傅的圆滑,再想到自己曾经的遭遇,心中豁然开朗。
“原来修行之道,不在于躲避世事,而在于首面因果,了却心结。”
李大山身上气息升腾,灵力流转,一举突破至炼气七层。
木离欣慰点头:“不错,你己有所悟。”
心里却是感叹,不愧是老大,就李大山这种普通资质都能修炼到与我相同。
就在此时,一道传讯符飞入静室,木离接过一看,脸色微变。
“长老,何事?”李大山询问。
木离叹息:“葛无方去而复返,将方才看戏的百姓全都卷走,只留下一句话:‘本座尚缺一批丹童,这些人正合适’。”
“什么?”李大山大惊失色,“那些百姓可是无辜之人,他怎能如此?朝廷就不管吗?”
木离摇头:“无论满朝文武还是皇帝,对此都不甚关心。”
李大山气急:“简首枉为人!”
秘境深处,温松通过留在嵩洛王朝的萝卜目睹了这一幕,不禁眉头紧锁。
“木离,百草谷的丹童都要做些什么?看管炼丹炉?种植药材?打扫卫生?他带走这么多百姓,能用得完吗?”
木离神色平淡:“丹童就是炼丹的材料,有些丹童体质特殊,会用来做新药的实验,至于老大你说的那些杂务,谷内外门弟子自会处理。”
“什么?”温松大惊,“这不就是把人当做耗材?”
木离不以为然:“普通人在修行者眼中本就不是人,只不过长了相似的面孔与身体而己。百草谷还算好,实验成功的有机会成为外门弟子,其他宗门带回去的就没有一个活着出来。”
温松难以置信:“这些宗门都不需要新弟子的吗?”
“单说百草谷,无论内门外门弟子都是谷内人员所生育。像长老这些元婴修士生的多些,资质不好的就扔外门里。元婴修士寿元两千,几百年间生育的子嗣不知凡几。”
“这沟槽的修行界!”温松大骂一通,“王朝之内呢?就没有平民升官的?”
木离冷笑:“除皇帝与大祭司,凡俗王朝对修行宗门而言都是消耗品。”
温松让木离回甘露宗,自己消化这些消息,他不由想起风浔,这丫头还挺幸运,凌莫只生了一个女儿,而她母亲只一个孩子。
他在风浔脑子里把这个想法说给她,还说了一堆修行界老妖怪生得也多。
风浔沉默良久,冷笑:“老头生了几十个,都被他自己血祭了,不然以他的资质根本不可能突破元婴。”
温松无语,这修行界比他想象的还要残酷。
温松在萝卜园里转了几圈,越想越不舒服,那些无辜百姓被葛无方带走当丹童,说白了就是当炼丹材料,想想就让他浑身不自在。
“我这是怎么了?”温松啃了口萝卜叶子,暗自嘀咕,“都变成一根人参了,还在这咸吃萝卜淡操心,管什么普通人的死活。”
可话虽这么说,他就是放不下,前世作为人类时的记忆太深刻,看到同类被当做消耗品,心里总是过不去那道坎。
“算了,反正闲着也是闲着。”温松做了决定“木离,回来一趟,我有事交代。”
不一会儿,木离便通过沼泽地回到了秘境。
“老大,有什么吩咐?”
温松晃了晃萝卜叶子:“嵩洛王朝那边的事儿你也看到了,那帮修士把普通人当耗材用,我看着就来气,你去想个办法,把嵩洛王朝收到咱们手底下,以后谁想动那边的百姓,都得先过咱们这一关。”
木离眼睛一亮,兴奋地搓了搓手:“老大这主意绝了!嵩洛王朝就在咱们隔壁,要是能拿下来,以后做什么事都方便。人手、物资、情报,想要什么有什么。”
温松有些意外:“你倒是挺积极,不嫌麻烦?”
“麻烦?”木离摆摆手,“我在百草谷混了这么些年,这种活儿见得多了,比起那些动不动就屠城灭国的疯子,咱们这叫文明收购。”
“行,那你看着办吧。”
木离回到甘露宗琢磨:“得先把底细摸清楚才行,李大山刚从那边回来,让他给咱们讲讲情况。”
很快,李大山被召到了宗门静室。
“长老,您找我?”
木离也不绕弯子:“李大山,我打算让咱们甘露宗把嵩洛王朝收了,你觉得怎么样?”
李大山愣了一下,苦笑着摇头:“长老,您可能不知道,那地方现在烂得不能再烂了。”
“烂到什么程度?细说说。”
李大山叹了口气,开始掰着手指头数:“先说钱的事儿吧,国库早就空了。这些年灾祸不断,救灾的银子被一层层扒皮,到老百姓手里能剩三成就不错了,朝廷现在全靠借债过日子,各地豪强趁火打劫圈地,普通人没地种,朝廷也收不上税来。”
“再说军队,护国大将军一倒台,整个军队就散了架,各地守军不是吃喝嫖赌就是被当地土豪收买,打仗?别指望了,边境那些蛮子隔三差五来抢一票,朝廷除了花钱买安宁也没别的办法。”
“至于官场,那更是烂透了,我这次查的案子不过是露出水面的一点儿,底下不知道还藏着多少脓疮,太傅、宰辅这些大佬虽然表面干净,但装聋作哑的本事一流,地方官更别提了,变着法儿搜刮民脂民膏,甚至还有跟魔道勾搭的。”
李大山越说越来气:“最要命的是皇室自己就不干净,皇帝表面上仁君模样,背地里疑心病重得很,稍微有点能力的大臣他都不放心,几个皇子为了抢太子位置打得不可开交,各自在朝里拉帮结派,后宫那帮娘娘的娘家也不消停,都是豪门大户,在朝里都有自己的势力。”
“再说老百姓的日子,这些年天灾人祸轮着来,旱的旱死,涝的涝死,瘟疫一来就是一片片的倒,流民到处都是,加上官府还要盘剥,许多地方己经活不下去了,随时都可能闹起来。”
“最关键的是,这王朝的根子都烂了,那些世家大族手里的钱粮比朝廷都多,商人和官员勾结垄断买卖,普通人连饭都吃不上,照这么下去,朝廷越来越管不住地方,迟早要分崩离析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