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个名为“文心雕龙”的本地文化频道,在晚间新闻里报道了泰山诗会。
画面着重给了李渔特写,和黄晓东作诗时的镜头。
旁白是这么说的:“…本届诗会最大的亮点,无疑是山河大学李渔同学创作的《望岳》,其引发的天地异象令人叹为观止。”
“不过,也有观点认为,一首作品的偶然爆发,能否代表真正的实力?还需时间检验。”
“相比之下,同样来自山河大学的黄晓东同学,其作品结构工整,意境悠远,展现了扎实的功底和良好的发展潜力…”
这报道一出,网上立刻有了争论的苗头。
“什么意思?内涵李渔是昙花一现?”
“黄晓东那首诗跟《望岳》比?提鞋都不配好吧!”
“就是!看看评委当时点评黄晓东的话,再看看对李渔的评价,高下立判好吧!”
“也不能这么说吧?李渔之前确实默默无闻,突然拿出这种级别的作品,有点…过于神奇了。”
“楼上+1,谁知道是不是他写的?说不定是家里长辈代笔呢?为了出名?”
“放屁!才气争辉做不了假!那异象是泰山显灵!你找个代笔的来引发一个试试?”
“异象是厉害,但写诗总归是看作品厚度吧?就一首,确实少了点说服力。”
争论越来越激烈。
就在这纷纷扰扰中,一个更尖锐、也更具争议性的话题被顶上了热搜:
#李渔是否有资格首接加入华国诗词协会?#
这个话题像一颗炸弹,瞬间引爆了更大的讨论。
诗词爱好者小张:这还用问?必须能啊!一首《望岳》足以封神!
这都不能进作协,那作协的门槛得有多高?得是神仙才能进吧?[点赞 1.2万]
传统诗词守卫者:荒谬!华国诗词协会是最高殿堂!代表着华国诗词创作的最高水平和传承!
加入协会需要严格审核,看的是持续创作能力、理论修养和行业贡献!
一首诗,哪怕是惊世之作,也只是孤篇!
李渔同学是展现了惊人天赋,但首接入会?这是对协会严肃性的亵渎!也是对其他兢兢业业创作者的不公![反对 8900]
吃瓜路人甲:吵啥吵?有规定说必须多少首诗才能进吗?没有吧?
那人家一首顶别人一百首一千首,凭啥不能进?破格录取懂不懂?[吃瓜]
协会资深会员王老:(认证:华国诗词协会理事)作为协会一员,我欣赏李渔同学的才华,《望岳》确为近年来罕见之佳作。
但协会吸纳会员,有其章程和考量,需综合评定。
一首诗定终身,过于草率。
建议李渔同学继续努力,多出佳作,以实力服众,未来入会自然水到渠成。[微笑]
山河大学校友:支持学弟!我们山河大学以李渔为荣!
作协需要这样的新鲜血液和真正能引发‘才气’的天才!
破格又怎么了?规矩是死的,人是活的![支持李渔] [点赞 5600]
匿名用户9527:呵呵,急什么?谁知道是不是江郎才尽?
坐等后续。
要是写不出第二首像样的,现在捧得多高,将来摔得就有多惨。
坐看打脸。[狗头]
……
403宿舍里,张飞捧着手机,气得哇哇大叫。
“靠!这帮孙子!什么玩意儿!渔哥一首诗把他们祖宗十八代都秒成渣了,还敢在这酸?”
李响则看着那个“匿名用户9527”的评论,冷笑一声。
“这阴阳怪气的味儿,隔着屏幕我都闻出来了。黄晓东那孙子的小号吧?百分百是他!输不起的玩意儿!”
陈明放下手里的书,看向坐在书桌前、对着电脑屏幕沉默不语的李渔:“别理这些。网络就是这样,说什么的都有。重要的是你自己怎么想。”
他顿了顿,问道,“李渔,你自己…想进诗词协会吗?”
李渔看着屏幕上那些或支持、或质疑、或纯粹看热闹的言论,鼠标滚轮慢慢滑动。
他想起诗会上柳文山副会长那激动得老泪纵横、对着泰山方向深深鞠躬的样子。
也想起那个周主任热切的眼神 和一百万的开价。
进诗词协会?
他一个穿越者,脑海子里装的全都是另一个世界的“存货”,进去干嘛?
混资历?装大师?好像没什么意思。
但《望岳》引发的风暴,似乎己经把他推到了一个身不由己的位置。
钱有了,学校给的十万,虽然不多,但也暂时够用了。
名有了,虽然伴随着巨大的争议。
麻烦也来了,那些无处不在的关注和质疑。
他关掉吵吵嚷嚷的网页,揉了揉眉心,目光落在书桌上那本,刚从图书馆借来的《华国古诗词集》上。
“不知道。”
李渔的声音带着点疲惫,又透着一股洒脱,“我现在就想…安静几天。其他的,暂时先不去想,车到山前必有路”
“我X,牛逼啊渔哥,你这金句是说来就来啊”张飞闻言怪叫一声。
李响和陈明两人,也是诧异地望向李渔。
他们发现,自己这位相处西年的舍友,只是出去参加一次诗会,竟然就像变了一个人一样,显得那么陌生。
李渔没再理会其他,只是静静地靠在椅背上,拿起那本诗集,随手翻开一页。
书页间油墨的味道,暂时驱散了网络上的硝烟味。
宿舍窗外,是山河大学傍晚熟悉的喧闹声,篮球拍地的砰砰声,自行车铃铛的叮铃声,远处广播站隐隐传来的音乐声。
这短暂的、被学校围墙保护的日常,显得如此珍贵,又如此脆弱。
他知道,外面的风暴,迟早会再次席卷而来。
而他需要在这难得的喘息之机里,想清楚很多事。
比如,那些属于另一个世界的、璀璨如星河的诗篇,在这个蓝星上,他究竟该如何安放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