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京城外不到二百公里的一个小城里,这里,是被规划蓝图遗忘的角落,一个在时光里沉沦、缓慢腐朽的破旧小区,正被浓稠的夜色彻底吞没。
苏寒在灯下剥开最后一只盐水虾,满桌狼藉的虾壳如同她生命里那些剥蚀殆尽、无法修复的时光。她慢条斯理地吞下虾肉,又打开那个褪色的维C药瓶,将瓶中所有药片一股脑倒入掌心。窗外,京城方向遥远得如同另一个世界,而她蜗居的这座冀州小城,连同这栋八九十年代旧楼,仿佛被时代巨轮抛下的残骸,只在规划图上留下空白。
她仰头咽下药片,喉咙里干燥的摩擦感清晰可辨——这是多年抑郁啃噬过后,生命内部早己枯竭的无声回响。
这病如同沉默的藤蔓,早己缠缚住苏寒的西肢百骸,侵蚀了她对季节流转的知觉。她脑中回荡着医生的话语:“抑郁症是心灵的感冒”,可这“感冒”却似一场无休止的寒冬,将她冻结在自身孤岛之上。她曾经试过那些药丸,白的、黄的、绿的,它们初时仿佛投入深井的微光,却终究在井壁的幽暗中熄灭无痕。医生叹息,家人默然,连窗外的阳光似乎也吝于光顾这间小屋。日子久了,她像一只困在蛛网中心的飞虫,连挣扎的力气都悄悄流失殆尽。
她曾在深夜枯坐,目光穿过玻璃,凝视对面楼窗内那方小小的光亮天地。那里有邻居夫妻的嬉笑健身,有橘猫跳上窗台看到窗外小鸟时的追逐——那平凡喧闹的烟火气,竟成了苏寒无法泅渡的遥远彼岸。而她像一件被遗忘的旧物,尘封在时间之外。
她起身走向窗边,老旧的小区沉入黑暗,零星几盏灯火是人间仅存的微弱脉搏。维C瓶子在掌心留下冰凉的圆印,她记得瓶上那层薄灰,如同命运本身覆盖下来的、无人拂拭的尘埃。终于拧开瓶盖,倾倒的动作带着一种奇异的庄严——如同对最后一件祭品的献祭。药片滑入喉管,带着微酸的苦涩。她平静地躺回床上,静候那场由科学知识导演的、终将降临的解脱。
最后一点意识,像沉入深海的残烛,摇曳在无边无际的冰冷与黑暗里。苏寒感觉自己轻得没有一丝重量,又重得仿佛压着整个世界的绝望。
记忆像走马灯一样在眼前闪回。
苏寒从小在重男轻女的家庭中长大,母亲对同母异父的三个姐姐和弟弟明显偏爱,而苏寒则被视为多余的存在,连吃饭都只是在奶奶的屋里。
成年后苏寒拼命工作,将全部收入用在养家糊口,只为换取母亲短暂的笑容和认可。
苏寒嫁给看似老实的丈夫,却因为远嫁发现婆家同样将她视为工具。
在生命的最后时刻,苏寒回顾自己奉献一生却从未被真正爱过的人生,最终连死亡都显得如此微不足道。
恍惚间想起看过的一本书,说深海里的鱼,有些一辈子没见过光。它们活着,游着,最终死在黑暗里,连尸体都不会浮上海面。
一滴泪水从眼角滑落,渗入鬓角的发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