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色刚亮,我站在训练场边缘,看着远处的晨雾在阳光下逐渐消散。昨晚那张手绘地图还在我脑海中盘旋,C区的位置己经基本确定,但要真正拿下它,仅靠个人能力远远不够。
“枭哥!”林锐的声音从身后传来,他一边跑一边把战术背心扣好,“你真打算今天就开始搞那个默契训练?”
我点点头,目光扫过陆续集结的战友们。经历了上次的任务,每个人都清楚,我们面对的敌人越来越狡猾,单打独斗己经无法应对复杂的战场环境。必须让整个小队像一台精密机器一样运转。
“大家听我说!”我提高嗓音,所有人都安静下来。
“上一次任务,我们差点因为配合不及时丢了性命。”我语气坚定,“我不是在责怪谁,而是想让大家明白,光有个人能力不行,我们必须拧成一股绳。”
有人低声应和,但也有些人脸上露出不以为然的表情。
我继续说道:“现在,我们有一张团队默契度提升卡,用好了,能让我们的配合提升一个档次。这不是儿戏,是实打实能救命的东西。”
气氛渐渐凝重起来。
“还记得那次伏击吗?”我接着说,“如果不是我和林锐临时调整了火力点,恐怕我们现在己经不在这里了。”
林锐点头附和:“没错,当时如果慢半拍,咱们就得交代在那里。”
沉默了几秒后,老赵开口:“行吧,枭哥,你说怎么练就怎么练。”
我松了口气,知道第一步己经迈出。
训练正式开始。
第一个项目是双人协同移动射击。两个人一组,在复杂地形中快速转移,并在移动过程中完成目标识别与射击。刚开始时,大家都还有些生疏,不是节奏错乱,就是火力覆盖不到位。
“再来!”我喊道。
我和林锐率先示范了一遍,动作流畅,几乎像是提前演练过无数次。其实不然,只是我们在一次次实战中磨合出来的本能反应。
“记住,眼神、脚步、手势都要同步。”我边做边讲,“你们不是一个人在战斗,是两个灵魂在同一片战场上。”
第二轮,效果明显好转。
紧接着是三人小组战术包抄,要求在无通讯状态下完成对目标区域的包围与压制。这项训练最考验默契,稍有差池就会被敌方识破意图。
起初几次尝试都失败了,不是有人提前暴露位置,就是火力点分配混乱。
“别急。”我拍拍小吴的肩膀,“稳住节奏,等信号再动。”
林锐也笑着调侃:“你现在可不再是新兵蛋子了,得有点主心骨。”
几轮下来,大家的状态越来越好。尤其是林锐,他在一次训练中提出了一个新的迂回战术思路,虽然还没完全成熟,但我看到了其中的潜力。
“这个想法不错。”我在休息间隙表扬他,“下次实战我们可以试试。”
训练进入第三阶段——模拟战场突发状况处理。这次我们安排了一场夜间紧急疏散演练,模拟敌方突袭下的人员撤离任务。
黑暗中,没有灯光,只有微弱的夜视设备辅助视野。我们分成两组,一组负责掩护,另一组负责引导“平民”撤离。
一切按计划进行,首到林锐那边突然传来一声低沉的哨音。
我知道,这是他发现异常情况的信号。
“所有人注意隐蔽!”我立刻压低声音,“三号位加强警戒,一号位准备火力支援。”
短短几分钟内,我们完成了从发现威胁到重新部署再到安全撤离的全过程。没有任何人掉队,也没有任何多余的动作。
我望着撤离终点处的战友们,心中升起一丝自豪。
“这波齐了。”林锐走过来,抹了把汗,咧嘴一笑。
我点头:“确实,比之前强太多了。”
训练结束后,我们围坐在休息区,空气中弥漫着汗水和疲惫的味道,但每个人的眼神都透着兴奋。
“枭哥,说实话,我以前总觉得打仗靠的是枪法准、胆子大。”小吴擦着脸上的泥,“但现在才明白,真正的战斗,是脑子和心一起上的。”
“对。”我笑了笑,“你们现在明白了这点,就己经赢了一半。”
正说着,通信器响了起来。
“陆枭,收到请回话。”
是指挥部。
“收到,请讲。”
“刚刚接到情报,边境村庄出现疑似恐怖分子活动迹象,部分村民被困。上级命令你们小队立即前往侦察并实说施救援。”
我站起身,看向众人。
“任务来了。”我语气平静却坚定,“准备装备,十五分钟后出发。”
林锐一把抓起背包,眼中闪着光:“早就等这一刻了!”
其他人也都迅速行动起来,没有人多问一句,动作整齐划一,仿佛刚才的训练就是为了这一刻。
我深吸一口气,望向远方的天际线。
默契,不只是训练的结果,更是生死之间铸就的信任。
而这,才是真正的开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