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4章 周桓王绝郑
在那个礼崩乐坏、诸侯纷争的东周乱世,周天子虽依旧端坐在洛邑王城,被尊称为“大王”,可号令天下的权威早已大不如前。“礼乐征伐自诸侯出”成了常态,各诸侯国为扩充势力、争夺霸权,明争暗斗不断。郑国在郑庄公的精心治理下,国力蒸蒸日上,逐渐成为中原地区一股不可小觑的力量。然而,郑国的崛起之路,却与周王室的威严产生了激烈碰撞,而这一切,还要从郑庄公偷割周王室的麦子说起。
这年夏天,郑国朝堂上,郑庄公一脸凝重,来回踱步,突然停下脚步,对大臣们说道:“诸位爱卿,如今郑国人口渐多,粮食供应却有些紧张。寡人听闻周王室的温地麦子已然成熟,那片沃土所产麦子,颗粒,若能……”
大夫祭仲一听,脸色骤变,连忙上前阻拦:“国君,万万不可!周王室虽今非昔比,可毕竟仍是天下共主。若我们贸然偷割其麦子,这是公然挑衅,必定会惹来大祸啊!”
公子吕却不屑地哼了一声:“祭仲大夫,你就是太过谨慎。周王室如今势弱,我们郑国却兵强马壮。不过是些麦子罢了,偷割了又能怎样?他们还能拿我们如何?”
高渠弥也在一旁附和:“正是,国君此举也是为了郑国百姓。有了这些麦子,足以解我们燃眉之急,周王室就算知晓,也未必敢轻易兴师问罪。”
郑庄公沉思片刻,眼中闪过一丝决然:“就这么定了。公子吕,寡人命你挑选精锐士兵,趁夜色前往温地,务必悄无声息地割取麦子,不可闹出太大动静。”
公子吕领命而去。数日后,郑国士兵趁着夜色,潜入温地,开始大肆收割麦子。一时间,温地田间一片混乱,马蹄声、割麦声交织在一起。
周王室这边,负责巡视温地的官员得知此事,大惊失色,立刻快马加鞭赶回洛邑,向周桓王禀报:“大王,大事不好!郑国士兵竟趁着夜色,偷割了温地的麦子,如今已然满载而归了!”
周桓王一听,猛地站起身来,脸色涨得通红,怒声吼道:“郑伯好大的胆子!竟敢如此公然冒犯予一人,偷割周王室的麦子,这是不把我周王室放在眼里!”
大夫周公黑肩眉头紧皱,忧心忡忡地说道:“大王息怒。郑伯此举确实过分,但如今郑国势力渐大,我们切不可贸然行事。不如先派人前去质问,看郑伯如何答复。”
虢公林父却满脸愤怒,大声说道:“还质问什么?郑国如此嚣张,必须严惩!请大王下令,臣愿率领军队,即刻讨伐郑国,给郑伯一个教训!”
周公黑肩连忙反驳:“虢公,不可冲动。如今周王室兵力有限,且许久未经历大战,军队战斗力不比从前。而郑国近年来四处征战,军队训练有素,我们贸然出兵,胜负难料,反而可能让周王室陷入更危险的境地。”
周桓王心中怒火中烧,但也知道周公黑肩所言有理,强压着怒火说道:“先派使者前往郑国,严厉斥责郑伯,让他速速前来洛邑,向予一人请罪!”
郑国朝堂上,郑庄公看着周王室使者递来的斥责诏书,嘴角微微上扬,露出一丝不屑的冷笑:“周桓王不过是虚张声势罢了。寡人此举,也是为了郑国百姓的生计,他若真有能耐,就不会让周王室落到如今这步田地。”
祭仲满脸忧虑:“国君,周桓王虽实力大不如前,可毕竟名正言顺。我们此次偷割麦子,确实理亏。不如派人前去赔礼道歉,缓和一下关系,以免引发更大的冲突。”
公子吕却满不在乎:“怕什么?他周桓王要是敢来,我们就跟他打,我郑国士兵可不怕他!”
郑庄公思索片刻后说道:“回周王室使者,就说郑国百姓受灾,粮食短缺,实在无奈才出此下策,并非有意冒犯周王室。待郑国度过难关,定会奉上厚礼赔罪。”
使者带着郑庄公的回复回到周王室,周桓王听后,将回复狠狠摔在地上:“郑伯如此敷衍,毫无诚意!他这是公然挑衅,予一人绝不能容忍!”
虢公林父趁机再次进言:“大王,郑伯如此傲慢,我们绝不能姑息。请大王下令,联合诸侯,共同讨伐郑国,重振周王室的威严!”
周公黑肩依旧试图劝阻:“大王,讨伐郑国事关重大。若要联合诸侯,需先探清各国的态度。而且,就算联合了诸侯,也不能保证必胜。我们还是要三思而后行啊。”
周桓王此时心意已决,大声说道:“予一人主意已定,此次定要让郑伯知道,周王室虽不如往昔,却也不是任人欺凌的!虢公,你即刻去联络诸侯,准备出兵事宜!”
虢公林父领命而去,开始四处奔走,联络各诸侯国。
鲁国朝堂上,鲁隐公看着虢公林父派来的使者,眉头紧锁,对大臣们说道:“周桓王欲讨伐郑国,如今虢公林父前来邀我鲁国出兵相助,诸位爱卿意下如何?”
大夫众仲上前说道:“国君,郑国偷割周王室麦子,此举确实不妥。但周王室与郑国之间的矛盾,我们不宜轻易卷入。我鲁国刚刚经历农事整顿,此时出兵,恐会影响国内稳定,百姓也会怨声载道。”
公子豫也说道:“是啊,国君。我们与郑国并无直接冲突,何必为了周王室去得罪郑国呢?况且,周王室此次讨伐郑国,胜负未知,我们还是保持中立为好。”
鲁隐公微微点头:“诸位爱卿所言极是。我鲁国便保持中立,不参与此次讨伐。”
于是,鲁国婉拒了虢公林父的邀请。
宋国朝堂上,宋殇公看着虢公林父的使者,心中暗自思量,对太宰华督和大司马孔父嘉说道:“周桓王讨伐郑国,这对我们宋国来说,或许是个机会。郑国一直是我们的心腹大患,若能借周王室之手削弱郑国,对我们宋国极为有利。”
华督点头道:“国君所言极是。但我们也要小心,不可让周王室坐大。我们可以出兵相助,但要保持一定的独立性,不可完全受制于周王室,还要确保宋国在战争中能获取足够的利益。”
孔父嘉也说道:“臣赞同。我们可派出一支精锐部队,听从虢公林父的指挥,但要与其他出兵诸侯密切联络,共同商议作战计划,以便在战争中占据有利地位。”
宋殇公点头道:“好,就依二位爱卿所言。派一支精锐军队,跟随虢公林父讨伐郑国,务必把握好分寸,为宋国谋取最大利益。”
卫国朝堂上,卫宣公也在与大臣们商议此事。他说道:“周桓王邀请我们出兵讨伐郑国,我们该如何应对?”
大夫石碏说道:“国君,郑国偷割周王室麦子,已然引起公愤。但周王室如今的实力,我们也不能高估。我们可以出兵,但要谨慎行事,不可轻易冒险,避免让卫国陷入不必要的危机。出兵的同时,也要时刻关注国内局势,以防有变。”
卫宣公思索片刻后说道:“好吧,派一支军队,跟随周王室的军队行动,但要密切观察战局,随时做好应变的准备,确保卫国的安全与利益。”
虢公林父经过一番努力,终于联合了宋国、卫国、蔡国等诸侯国,组成了一支庞大的联军,浩浩荡荡地向郑国进发。
郑国得知周王室联军来袭的消息后,郑庄公立即召集大臣们商议对策。
郑庄公神色凝重地说道:“周桓王联合多国来讨伐我们,诸位爱卿有何良策?”
祭仲说道:“国君,周王室联军虽然人数众多,但他们各怀心思,并非铁板一块。我们可以利用他们之间的矛盾,采取分化瓦解的策略。同时,我们要加强国内的防守,囤积粮草,加固城防,准备打持久战。”
公子吕说道:“怕他作甚!我们郑国军队英勇善战,何惧他们?我们可以主动出击,以雷霆之势给他们一个迎头痛击,挫其锐气!”
颍考叔也说道:“公子吕所言虽勇,但我们还是要谨慎行事。我们可以先派出小股部队,试探联军的实力和作战意图,然后再制定具体的作战计划,做到知已知彼。”
郑庄公听后说道:“就依诸位爱卿所言。先加强防守,派出小股部队试探联军。同时,密切关注各诸侯国的动向,寻找他们的破绽,以便在战场上占据主动。”
周王室联军到达郑国边境后,虢公林父立即下令进攻。郑国的小股部队与联军展开了激烈的交锋,双方互有伤亡。
虢公林父见郑国军队抵抗顽强,心中有些焦急。他对宋国、卫国、蔡国的将领们说道:“郑国军队果然厉害,我们不能掉以轻心。大家要齐心协力,紧密配合,尽快攻破郑国的防线,给郑伯一个下马威。”
宋国将领说道:“虢公,郑国军队防守严密,我们正面进攻恐怕难以奏效。我们可以从侧面迂回,寻找他们的薄弱环节,出其不意地发动攻击。”
卫国将领也说道:“是啊,我们可以分兵几路,同时进攻,让郑国军队顾此失彼,无法集中兵力抵抗。”
虢公林父听后,觉得有理,便下令联军分兵几路,向郑国发起了全面进攻。
郑国这边,郑庄公得知联军分兵进攻的消息后,对大臣们说道:“看来联军是想速战速决。我们不能让他们得逞。祭仲,你负责防守正面防线,务必坚守阵地,不可有丝毫懈怠;公子吕,你率领一支军队,迂回包抄联军的侧翼,打乱他们的进攻节奏;颍考叔,你带领一支精锐部队,突袭联军的粮草辎重,断其后勤补给。”
大臣们领命而去,郑国军队迅速行动起来。
战场上,喊杀声震天,硝烟弥漫。郑国军队与周王室联军展开了激烈的战斗。祭仲率领着郑国军队,顽强地抵抗着联军的正面进攻,士兵们奋勇杀敌,毫不退缩;公子吕则率领军队,成功地迂回包抄了联军的侧翼,如猛虎下山般冲入敌阵,给联军造成了巨大的损失;颍考叔带领的精锐部队,也成功地突袭了联军的粮草辎重,一时间,联军阵脚大乱,士兵们惊慌失措。
虢公林父见战局不利,心中十分焦急。他连忙下令联军撤退,重新集结,试图稳住阵脚。
周桓王得知联军战败的消息后,十分震惊。他对大臣们说道:“没想到郑伯如此厉害,我们的联军竟然战败了。这可如何是好?”
周公黑肩说道:“大王,如今我们只能与郑国议和,以免损失更大。继续打下去,周王室恐怕会遭受更惨重的损失,威望也将进一步受损。”
虢公林父却不甘心地说道:“大王,我们不能就这样轻易放过郑伯。我们可以再次集结军队,与郑国决一死战,雪此战败之耻!”
周桓王无奈地说道:“如今联军士气低落,再打下去,恐怕我们会输得更惨。还是先议和吧,等以后有机会,再收拾郑伯,重振周王室的威严。”
于是,周桓王派使者前往郑国,与郑庄公议和。
郑庄公看着周王室的议和使者,心中暗自得意。他说道:“周桓王想议和?可以,但他必须承认寡人之前诸多行为是出于无奈,并且不得再干涉我郑国的内政,否则,这议和便无从谈起。”
使者无奈,只好将郑庄公的要求带回周王室。
周桓王听后,心中十分愤怒,但又无可奈何。他权衡利弊,最终只好答应了郑庄公的要求,与郑国议和。
这场因郑庄公偷割周王室麦子引发的战争,最终以议和告终。但周王室与郑国之间的矛盾并没有得到真正的解决,反而更加激化。各诸侯国也在这场战争中看到了周王室的衰落和郑国的强大,开始重新审视自已的立场和策略。整个东周的局势变得更加动荡不安,战争的阴影依然笼罩着这片土地,未来充满了不确定性 。